人生七年2 (1970)
简介 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二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时隔七年,当年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刚刚长大。他们初见世界还是懵懂的,面对镜头仍然稚嫩青涩。这花
季年华,才是漫漫人生的第一步。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时隔七年,再次把摄像机对准这十几位孩子的生活,决心拍摄一部英国人生活和西方人文的纪录片。©豆瓣
十四岁,他们说话时不再看着你。
富人家的孩子14岁就都实现了7岁时的计划,进入名校,生活舒畅,游历世界,雄心壮志“I want fame. And Power”。穷人家的孩子7岁时迷惘,14岁还迷惘。
可以看到各阶层之间的小孩的“观点”分歧越来越大了(关于讨论罢工的蒙太奇),特别是关于贫富这一块。恋爱婚姻问题变得隐私。政治、信仰问题进入讨论范围。Kensington三剑客好有爱,John和Charles常意见相反,而Andrew是温和派。John已有政客样。然后,大家长得表现得基本上都没有小时候那么可爱了。
贫富差别在14岁就已经很显著了。富人家的孩子上私人学校,生活无压力(保姆、养狗、象棋、集邮,贵族生活),可以到处旅游,政治上选保守党(保护固有的阶级利益,还想废除罢工!);穷人家的或者仍然一脸懵逼,或者被迫早早出来谋生,明显的嫉富和抱怨不公平,政治上多想投工党选择改革。9
14岁有个共同点是大家不再像7岁时那样开心,不爱看镜头,后面也才知道好几个人爸妈在离婚期。富人家的孩子都如愿进入他们想要的私立学校,有保姆照顾,苦练钢琴,滑雪旅游,政治上支持保守党,即保有现阶级利益。穷人家基本没怎么迈出家门,孩子有的可爱小仙女变胖了,有的发育不好,有的还在找爸爸,有的出来干活了,他们都支持改革。有三个让我印象深刻,一个农场主家小孩有自我意识,懂得跳出来思考,一个想去非洲帮助的孩子思考变得深邃。苏西,富家女,却非常不开心一脸厌倦俗世。
John也太爱现了吧,私心对这种油头粉面的公子哥儿不太待见……Suese过得很不快乐样子。Bruce说话还是慢悠悠,但实际上并不害羞,和其他人很抗拒镜头的表现相比,他是少数面对镜头接受采访的,男神啊你为何如此沉着冷静!青春期大家都丑丑哒!
第二部一对比立刻引人唏嘘,少年的彷徨和无助,有的雄心壮志,有的懵懵懂懂,上层社会、中产阶级、普通市民以及社会边缘群体,出生背景当然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他们之间观念的差异已经开始逐渐显现并且不断扩大,身在其中却浑然不自知。
青春期的孩子总体分为三类:十分认真严肃、十分害羞、十分不在乎,与7岁的天真活泼呈现出强烈反差。也就是高富帅二号面带微笑侃侃而谈,所以说,你不成功谁成功呢?
哲学家的14岁
七年前最可爱一小孩居然长残了,男孩称没女友,女孩开始害羞。现状与当时的所想都有所不同,这花季年华,才是漫漫人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