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库
艺人
影评
专题
发布页(防丢失)
电影狗搜索
haodyg.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影库
>
春潮 (2019)
预告片
导演:
杨荔钠
主演:
郝蕾
金燕玲
曲隽希
李文波
类型:
剧情
家庭
标签:
女性
家庭
文艺
中国大陆
亲情
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时间:
2019年06月18日
IMDb
豆瓣
7
.2
分
获奖情况: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2019)/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 (2019)
简介 报社记者郭建波、母亲纪明岚与女儿郭婉婷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祖孙三代因亲情关系捆绑在一起的生活,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记者郭建波在报导社会负面事件的同时,也在揭开自己身上的伤疤;母亲纪明岚在外为人热情,受人爱戴,但是回到家却判若两人;女儿郭婉婷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成人世界里的种种生存法则。一次次的叛逆与反抗都在隐忍中归于平静,一场悄无声息的战争在三代人之间暗自滋生,终将爆发……
相关影员
郝蕾
金燕玲
相关网页索引
热门影评
二月鸟语
2019年-07月
3分
3.5/5,看起来是给郝蕾定做的,实则金燕玲的形象才是塑造和表演最好的。和那些只管灌输情绪不管发泄出口的作品相比,这部起码用一段独白来找到了出口。其实和王小帅的电影是有异曲同工的,看起来讲母女性格差异,实则是讲对文革后遗症的批判,金燕玲饰演的岚其实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红卫兵形象,年轻的时候举报老公的做法完全就是她没走出做红卫兵时的那种成就感,这种掌握权力的成就感铭刻到她(那一代人)的骨子里,看起来是信佛,其实是信毛,毛的离开只能让她来在佛身上找到寄托,同学聚会唱红歌,生病之后春潮蔓延进来,一堆人还坚定的歌唱祖国。事实上,没人任何人能比红卫兵这代人更爱国了。
影志
2019年-06月
4分
最有趣的就是小女儿的那些东北台词了:姥姥你这么说你丈夫合适吗、周叔叔你这马屁拍的都可以做教科书了、啥是性侵啊、你快走吧你俩八字不合、你别跟我犟了、我喝过你的牛奶吗、我是从你的前屁股出来还是后屁股出来的、黢黑的…哈哈哈。两代母与女的暗涌,春潮从来不会平静。
西楼尘
2019年-07月
3分
观音埋进土里,生出福报开出花朵;孩子脱离子宫,涌出春潮流向江河。我在家里就这么一点点位置,都被你烧毁。顺从了你四十年,不想我的女儿重蹈覆辙。我痛打性侵的校长,你诅咒不孝的养女。生活在同一个屋檐,是肉扎进了刺,是水漫成了河,是我作践自己,让你备受折磨。把母亲比祖国,是爱和不断撕扯。
木卫二
2019年-06月
3分
看得好累。导演大致借鉴了《一一》金燕玲的几场掏心戏(因为沟通已经不可能,哪怕结尾安排郝蕾来了长长的台词秀),加上从夏宫东北往事走来的余虹,组成了一出与《柔情史》、《再见南屏晚钟》并列的母女决裂戏。最大的挑战,是把母亲来比作祖国,呈现干巴枯燥、三十年没有性生活的病态共生,“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痴迷红歌,一心信佛的精神暴力母亲,与痛苦失声、何以为家的头牌记者,显然无法踏入同一条历史河流。
后自愈
2019年-06月
3分
专门为郝蕾量身定做的戏,给了很多发挥空间,尤其最后安排的一段独白,太明显也太刻意了。看金燕玲和郝蕾飚戏是有火花的,可剧作上太差了,导演究竟想表达什么呢?不断制造矛盾冲突却不去解决,全程的三代母女间的撕扯,各种原因全靠最后看似高光时刻的独白来解释,未免太笨拙了。但愿郝蕾能靠本片拿影后吧,这是这部电影存在的最大意义。
silviaw
2019年-06月
5分
纪念第一次在电影院看郝蕾。
桃桃林林
2019年-06月
4分
7分。有尬的地方,也有很妙的地方,但整体还是喜欢的。讲母女关系,却又远不仅是讲母女关系,这就有意思了。剧中角色提到了婚姻关系缺与补的方式,其实同样可以替换成家庭和亲情关系。这种相爱相杀式的爱着又恨着,彼此依赖、控制,相互影响又彼此折磨,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亲情或爱情关系。郝蕾有那么几场戏挺好的。杨荔钠有几场的执导也很棒,比如饭桌争吵一场。最后的潮水有点厉害。
二十二岛主
2019年-06月
2分
有多期待就有多失望。问题非常多,有几点对影片而言是致命的。作为一个新人导演,还没有能力做到几条线索四平八稳,就不要轻易尝试留白,成片的效果是情节跳脱,人物动机突兀,只怕有观众到最后都没看懂这个家庭的问题出在哪里。和昨天看的《送我上青云》一样,不是突出女性的独立、家庭的畸形,然后再把里面的男性角色都增添几分猥琐、不负责任的色彩,就能叫做成熟的女性电影,这种拧巴的感觉可能会使男性和女性观众都感到不舒服。至于郝蕾和金燕玲的表演,也透出了浓浓的话剧感,即个人独白部分最出彩,但一对戏就毫无火花。尤其金燕玲的台湾口音在一部东北题材的电影中非常出戏。看完后更显出《血观音》的好了。
大聪看电影
2019年-06月
5分
“你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你和世界的关系。” 你和世界的关系,决定你和自己的关系。 看完《春潮》,思潮一直没因电影结束而停止,而是如结尾泛起涟漪。 影片中每个人都在痛,也都在试着止痛,但痛到最后,或许自己都不知道,母女俩是在彼此抗争,还是和命运在抗争,或是和自己的抗争。 影片多处出现水,水是生命,水是源泉,水是女人,女人是水。 等影片上映后,推荐大家都带着各自的父母尤其是母亲,一起去对话这部作品,或许能让你更了解母亲和自己。
Mr. Infamous
2019年-06月
4分
三代女性的爱与恨在同一个屋檐下几乎如潮般控不住,两次水漫,从节制的快意,终究转成无需节制的畅达。过程的波澜,现实也好,迷离也好,都是些不止于家庭关系的惊惶。映后导演杨荔钠说电影有公共经验,会引起共鸣。大胆的地方在于,家庭的战争之外,是不同代际固有观念的形成。特别是姥姥,经受过那个年代的变异,然后在这个年代歌颂,经历过迫害,却不只是自断经脉,而且培育了更大的迫害,这就不只是思想、视野的局限了。非常喜欢饭桌戏,周先生赞叹媒体人批判的良心,姥姥直接说出了最苍白、最诡辩、最悚然的恩惠论。电影最可怕也最可敬的,正是这里。金燕玲和郝蕾何尝需要有半分担心过呢,难得能找到一个水灵的小孩来演个机灵鬼。@上影节。见完郭晓东和娄烨后,终于凑齐郝蕾,不枉我跑断了超喜欢的拖鞋。
相关影视
漂亮妈妈
7
.3
分
2000年
中国大陆
剧情
/
巩俐
施京明
吕丽萍
雷恪生
亲爱的,你在哪里
暂无评分
2020年
中国大陆
剧情
家庭
/
王雷
秦海璐
张铎
韩童生
范明
朱茵
杨昆
王妍之
宋涵宇
麻烦家族
4
.5
分
2017年
中国大陆
喜剧
家庭
/
黄磊
海清
王迅
李立群
我的奶奶是天使
暂无评分
2016年
中国大陆
剧情
儿童
家庭
/
季勤
杨司晨
亲爱的
8
.4
分
2014年
中国大陆
香港
剧情
家庭
/
赵薇
黄渤
佟大为
郝蕾
我的影子在奔跑
7
.3
分
2013年
中国大陆
剧情
儿童
家庭
/
张静初
龙品旭
黎兆丰
王同辉
米花之味
7
.5
分
2017年
中国大陆
剧情
/
英泽
叶不勒
叶门
叶拼
地久天长
8
.0
分
2019年
中国大陆
剧情
家庭
/
王景春
咏梅
齐溪
王源
春潮
暂无评分
2006年
法国
剧情
/
缪缪
艾丽·赛门
法伊娜·乔康
春潮急
暂无评分
1977年
中国大陆
/
冯迎春
吴文华
袁茂川
蒋德鑫
少女戏春潮
6
.1
分
1982年
美国
喜剧
/
Debra Blee
Val Kline
Jeana Keough
詹姆斯·多顿
一千零一夜
7
.2
分
1990年
法国
意大利
冒险
喜剧
奇幻
/
凯瑟琳·泽塔-琼斯
热拉尔·朱尼奥
斯特凡纳·弗雷斯
蒂埃里·莱尔米特
TOP
3.5/5,看起来是给郝蕾定做的,实则金燕玲的形象才是塑造和表演最好的。和那些只管灌输情绪不管发泄出口的作品相比,这部起码用一段独白来找到了出口。其实和王小帅的电影是有异曲同工的,看起来讲母女性格差异,实则是讲对文革后遗症的批判,金燕玲饰演的岚其实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红卫兵形象,年轻的时候举报老公的做法完全就是她没走出做红卫兵时的那种成就感,这种掌握权力的成就感铭刻到她(那一代人)的骨子里,看起来是信佛,其实是信毛,毛的离开只能让她来在佛身上找到寄托,同学聚会唱红歌,生病之后春潮蔓延进来,一堆人还坚定的歌唱祖国。事实上,没人任何人能比红卫兵这代人更爱国了。
最有趣的就是小女儿的那些东北台词了:姥姥你这么说你丈夫合适吗、周叔叔你这马屁拍的都可以做教科书了、啥是性侵啊、你快走吧你俩八字不合、你别跟我犟了、我喝过你的牛奶吗、我是从你的前屁股出来还是后屁股出来的、黢黑的…哈哈哈。两代母与女的暗涌,春潮从来不会平静。
观音埋进土里,生出福报开出花朵;孩子脱离子宫,涌出春潮流向江河。我在家里就这么一点点位置,都被你烧毁。顺从了你四十年,不想我的女儿重蹈覆辙。我痛打性侵的校长,你诅咒不孝的养女。生活在同一个屋檐,是肉扎进了刺,是水漫成了河,是我作践自己,让你备受折磨。把母亲比祖国,是爱和不断撕扯。
看得好累。导演大致借鉴了《一一》金燕玲的几场掏心戏(因为沟通已经不可能,哪怕结尾安排郝蕾来了长长的台词秀),加上从夏宫东北往事走来的余虹,组成了一出与《柔情史》、《再见南屏晚钟》并列的母女决裂戏。最大的挑战,是把母亲来比作祖国,呈现干巴枯燥、三十年没有性生活的病态共生,“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痴迷红歌,一心信佛的精神暴力母亲,与痛苦失声、何以为家的头牌记者,显然无法踏入同一条历史河流。
专门为郝蕾量身定做的戏,给了很多发挥空间,尤其最后安排的一段独白,太明显也太刻意了。看金燕玲和郝蕾飚戏是有火花的,可剧作上太差了,导演究竟想表达什么呢?不断制造矛盾冲突却不去解决,全程的三代母女间的撕扯,各种原因全靠最后看似高光时刻的独白来解释,未免太笨拙了。但愿郝蕾能靠本片拿影后吧,这是这部电影存在的最大意义。
纪念第一次在电影院看郝蕾。
7分。有尬的地方,也有很妙的地方,但整体还是喜欢的。讲母女关系,却又远不仅是讲母女关系,这就有意思了。剧中角色提到了婚姻关系缺与补的方式,其实同样可以替换成家庭和亲情关系。这种相爱相杀式的爱着又恨着,彼此依赖、控制,相互影响又彼此折磨,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亲情或爱情关系。郝蕾有那么几场戏挺好的。杨荔钠有几场的执导也很棒,比如饭桌争吵一场。最后的潮水有点厉害。
有多期待就有多失望。问题非常多,有几点对影片而言是致命的。作为一个新人导演,还没有能力做到几条线索四平八稳,就不要轻易尝试留白,成片的效果是情节跳脱,人物动机突兀,只怕有观众到最后都没看懂这个家庭的问题出在哪里。和昨天看的《送我上青云》一样,不是突出女性的独立、家庭的畸形,然后再把里面的男性角色都增添几分猥琐、不负责任的色彩,就能叫做成熟的女性电影,这种拧巴的感觉可能会使男性和女性观众都感到不舒服。至于郝蕾和金燕玲的表演,也透出了浓浓的话剧感,即个人独白部分最出彩,但一对戏就毫无火花。尤其金燕玲的台湾口音在一部东北题材的电影中非常出戏。看完后更显出《血观音》的好了。
“你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你和世界的关系。” 你和世界的关系,决定你和自己的关系。 看完《春潮》,思潮一直没因电影结束而停止,而是如结尾泛起涟漪。 影片中每个人都在痛,也都在试着止痛,但痛到最后,或许自己都不知道,母女俩是在彼此抗争,还是和命运在抗争,或是和自己的抗争。 影片多处出现水,水是生命,水是源泉,水是女人,女人是水。 等影片上映后,推荐大家都带着各自的父母尤其是母亲,一起去对话这部作品,或许能让你更了解母亲和自己。
三代女性的爱与恨在同一个屋檐下几乎如潮般控不住,两次水漫,从节制的快意,终究转成无需节制的畅达。过程的波澜,现实也好,迷离也好,都是些不止于家庭关系的惊惶。映后导演杨荔钠说电影有公共经验,会引起共鸣。大胆的地方在于,家庭的战争之外,是不同代际固有观念的形成。特别是姥姥,经受过那个年代的变异,然后在这个年代歌颂,经历过迫害,却不只是自断经脉,而且培育了更大的迫害,这就不只是思想、视野的局限了。非常喜欢饭桌戏,周先生赞叹媒体人批判的良心,姥姥直接说出了最苍白、最诡辩、最悚然的恩惠论。电影最可怕也最可敬的,正是这里。金燕玲和郝蕾何尝需要有半分担心过呢,难得能找到一个水灵的小孩来演个机灵鬼。@上影节。见完郭晓东和娄烨后,终于凑齐郝蕾,不枉我跑断了超喜欢的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