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影库
  • >
  • 为奴十二年 (2013)

    获奖情况: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 (2014)/第71届金球奖 (2014)/第38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2013)/第23届MTV电影奖 (2014)/第66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2014)/第20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2014)/第25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 (2014)/第28届美国摄影协会奖 (2014)/第64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2014)/第16届美国服装设计工会奖 (2014)/第61届美国音效剪辑协会奖 (2014)/第79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2013)/第85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2014)/第19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 (2014)/第29届美国独立精神奖 (2014)/第23届哥谭独立电影奖 (2013)/第18届金卫星奖 (2014)/第17届好莱坞电影奖 (2013)/第48届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 (2014)/第12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2013)/第34届伦敦影评人协会奖&
    简介 Solomon Northup(切瓦特·埃加福特 Chiwetel Ejiofor 饰)本来是一个自由人,以演奏小提琴为生,有一个妻子和两个孩子,生活其乐融融。不料他却被两个白人以为马戏团表演伴奏所骗,去了华盛顿,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黑奴。起初他被卖给了Ford先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 饰),在庄园里当奴隶。不久又被卖给了素有“黑奴终结者”之称的Epps 先生(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 饰),他在种植园里日复一日地采摘棉花,也目睹了许多黑奴的悲剧。12年过去了,他始终没有放弃重回自由人的希望,直到遇到了一个思想进步的人士——木匠Bass先生(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Solomon是否能结束他身为奴隶的命运? 本片根据Solomon Northup的真人真事改编。©豆瓣
    • 芦哲峰
    • 芦哲峰
    • 2014年-01月
      3分
      男被骗,女被奸,日摘棉,又挨鞭。当牛做马十二年,逃出生天。
    • Peter的小煎锅
    • Peter的小煎锅
    • 2013年-12月
      5分
      豆瓣平分如此之低,怀疑我们看得是否是一部片子?
    • 木卫二
    • 木卫二
    • 2014年-01月
      4分
      如果还把视线停留在肤色之争上,例如同情黑人什么,看这部电影就白瞎了,其实是关于人类行为和社会制度的关系阐述。绝大多数时候,主人公是一种无助亦无能的状态,听上去是不是很熟悉——就是麦奎因作品主人公常见的状态,人生就是一座巨大的牢笼
    • 不老的李大爷耶
    • 不老的李大爷耶
    • 2014年-01月
      5分
      一切奴隶制度的根源都源于民众自身的奴性:男主吊在树上那3分钟的长镜头里,身后的黑人们仍然置若罔闻地继续干着自己的事,只有一个女奴给他水喝——光凭这一个镜头就值5星,更不用说法鲨和女黑奴堪比辛德勒名单里纳粹军官和女犹太人的那一段虐恋
    • Q.
    • Q.
    • 2013年-10月
      3分
      不管所谓"主流"评论界这次如何溢美之词泛滥;我从客观~高于历史`纯粹美学观赏角度-觉得此片非常一般.除去摄影配乐等细节流畅外,实则就一部非常平庸的影片。连叙述都并不紧凑/颇为涣散..导演的功力尚未到火候~掌控力平庸。看到最后根本就没怎么真正从人性角度_来释怀or上升(发泄)·自由感~精神/内力?空
    • 米粒
    • 米粒
    • 2013年-10月
      5分
      麦昆在好莱坞下延续了自己的风格,用一个人在极端状况下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的直接展示(同时尽量简化台词)对观众进行最本能的冲击。视觉方面非常好,每个镜头都有其意义。巧妙的是还淡化了“十二年”这个概念,强调一种状态的延续性,连长镜头都成了这种延续性和推进节奏的工具,后半段令人窒息
    • Line
    • Line
    • 2013年-10月
      4分
      他足够克制不讨好,却用最俭省的镜头传达出最深层的情绪;时而仁慈时而残忍,不留任何余地,你只能承受。这明明只是Solomon的故事,却为什么每个角色都活得如此真实。观影两小时,强迫我对自由、种族和其对美国的影响做出比此前二十二年还要多的思考。没有不感冒的题材,只有不够好的作品。
    • 时间之葬
    • 时间之葬
    • 2014年-01月
      4分
      从某种意义而言,这算是黑奴版《肖申克的救赎》,只不过它没有那么多聪明的小花招,但究其本质都是一样的——虽然身体不自由,却始终追求实现作为一个人的价值。而这部电影更大的意义,在于在银幕上如此直观地表现关于南方庄园里奴隶制的方方面面——肮脏、残酷、尤其虚伪。
    • 饮歌
    • 饮歌
    • 2013年-11月
      3分
      抛开烂番茄的好评,抛开各电影节的盛誉,客观来讲,没有看到电影的闪光点。作为华人,本就对美国史黑奴史不甚了解,很难有共鸣;再安插到这么一部节奏缓慢步调松散的片子里,就更难有代入感可言。个人觉得,用“饥饿”与“羞耻”的手法讲故事实在太不聪明,唯一有印象的只有法鲨的演技。
    • 九只苍蝇撞墙
    • 九只苍蝇撞墙
    • 2013年-11月
      3分
      我大概是对史蒂夫·麦奎因绝了缘,完全看不出感觉。在不错的画面和调度下面,情感都直接暴露在外,像麦基的话:一个电影的所有场景真正想说的都是它们正在说的,这电影就失败了。想起小时候看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受到的震撼远比本片强。
    TOP